化糞池多采用三池防臭的原理,具體內容如下:
一池
主要截留含蟲卵較多的糞便,糞便經分散,松散的糞塊因發酵膨脹而浮升,比重大的下沉,因而形成上浮的糞皮、中層的糞液和下沉的糞渣。利用寄生蟲的比重大于糞尿混合液的原理使其自然沉降于化糞池底部。利用糞液的浸泡和翻動分散糞塊使其液化并截留糞渣于池底。厭氧發酵:化糞池的密閉厭氧環境,可以分散蛋白性有機物,并產生氨等物質,這些物質具有殺滅寄生蟲卵及病菌的作用。
二池
起進一步發酵、沉淀作用,與一池相比,二池的糞皮和糞渣的數量減少,因此分散的程度較低,由于沒有新糞便的進入,糞液處于比較靜止狀態,這有利于漂浮在糞池中的蟲卵繼續下沉。
三池
主要起儲存糞液的作用。經前二格處理的糞液進入第三池,基本上已經不含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達到了糞便無害化要求,可以供農田直接施肥。
“單戶改廁、選擇抽取”模式。對于不靠城區、不靠鎮駐地、不靠工業集聚區、不靠污水集中處理廠的“四不靠”偏遠村,考慮到人口密度較低,建設污水集中處理模塊、鋪設地下管網、后期運營成本較高,建成后難以達到處理規模等因素,采取新型預制三格式化糞池進行單戶改廁。
三格化糞池容積:化糞池的容積應保證糞便在一池貯存20天,二池貯存10天,三池貯存30天??側莘e不得小于1.5m3.一、二、三池的容積比例為2:1:3.在第2池容積不足0.5 m3時,可按0.5 m3設計施工。
化糞池深度:不少于I000mm,化糞池的上部應留有空間。
過糞管位置:過糞管應安裝在兩堵隔墻上,與隔墻水平夾角呈60°。其中一池到二池過糞管下端(即糞液進口)位置在一池的下1/3處,上端在二池距池頂150mm;二池到三池過糞管下端(即糞液進口)位置在二池的下1/3或中部1/2處,上端在三池距池頂15omm。